中职生如何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改变择业观念,正确定位

每年总有一部分中等职校毕业生在择业时比较盲目,过高地估计自己,往往只是根据兴趣、爱好、工种技术含量高、待遇理想等来选择职业,并带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因此面试的成功率较低,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上《就业指导》课时,首先指导学生了解自己,分析自己,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情况、外在形象、处事能力、性格、爱好等,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定位,客观分析自己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所在。这样,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该做什么工作、处在什么位置比较明确,消除盲目性,提高了面试成功率。另外,指导一些专业课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发挥长处,选择一些专业知识要求不高的工作,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坚持务实态度,不好高骛远

针对一部分学生在就业时,工种要求高,挑三拣四,犹豫不决,错过了许多面试机会,对就业有一定心理压力的情况,在上《就业指导》课时,笔者不断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中职生求职时必须务实,踏踏实实地从低做起。要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就业起点不一定太高,先就业后择业,从低做起,充分发挥中职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用技术的特点,踏踏实实地干,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比如,我校九八届电子技术专业的一名男生,经过考核进入广州经济开发区一家台资厂工作,一开始在流水线当装配工。由于该生专业课基础比较好,所以没干多长时间,就被提升到质检部门工作,并成为该部门的骨干。由于该生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引起这家工厂领导对我校毕业生的重视,多次到我校招收毕业生。

三、学好专业课,努力做到一专多能

要使中职生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与众多的大专生、本科生竞争,就必须突出中技生的特点,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因此,《就业指导》课在指导学生端正就业观念的同时,应鼓励他们学好本专业的课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考取本专业的上岗证,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考取其他专业的上岗证,为将来就业掌握多门技术,创造更多条件。我校从九九届开始,每年都有30%~40%的毕业生在考取本专业上岗证后,考取其他专业上岗证,有60%~80%的毕业生考取了多个专业上岗证。例如,家电制冷专业毕业生,除考取制冷维修上岗证以外,还考取了电工证、电子CAD证、计算机CAD操作员证等。这样毕业后,他们可以选择制冷维修工,电子以及电子类、机械类的设计工作等,拓宽了就业面。

四、不断学习,提高自我,争取继续教育的机会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需要不断学习,才不致于被社会淘汰。中职生要有危机感,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抓住时机汲取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争取学习机会,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在学生走向社会之前,不断向他们灌输这些思想,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昂扬的斗志,积极面对。不少毕业生参加工作后,边工作边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单位的骨干。比如,我校2001届有8名学生被学校推荐到广州开发区一家台资厂工作,今年全部考取成人大专,边工作边参加业余学习,工作上积极肯干,得到领导的赞赏,成为部门的技术骨干。据不完全统计,我校2001届大约有30%的毕业生毕业后没有马上就业,而是选择到各类大专院校继续深造,为日后就业打好扎实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这几年我校对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高度重视,除了将《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形式进行改进外,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大推荐工作的力度,加上社会对技工人才的庞大需求,使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因此,中技生只要转变求职观念,正确衡量自身实力,扬长避短,挖掘潜能,创造优势,同样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