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一堂成功的公开课
为了让教师之间能有相互学习、观摩和交流的机会,教务处组织了不同层次、不同科目教师的公开课,并在课后进行讨论和评议,让听课的和授课的教师都能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不足的教训,达到共同提高授课水平的目的。
11月23日下午教务处在基地阶梯教师组织了本学期第四次全教师参加的公开课。授课教师是语文教研组的何青老师。她授课的题目是《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罗素),课后各教研组组织讨论和评议,并由张艳、阚禄生、张琴、甘淑君、陈善我、汪淑君等教师代表本组成员作了发言。大家对何青老师本次授课情况给予充分肯定,指出了可供大家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一、备课非常充分,她从作者罗素的生平介绍引入本课的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合理,层次分明,环环相扣。
三、在教学中突出了语文课的基本功训练,如字词读音和用法、本文写作的特点等。
四、教学内容很熟练,讲解时表情自然大方。感情投入,有激情、有自信心,普通话标准。整堂课讲得非常流畅,讲解时始终面带微笑,具有亲和力。
五、板书设计合理,简单明了,突出重点。
六、作业布置的一篇小作文,符合讲课内容。
七、采用启发性教学,始终自然地贯彻了德育教育,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让听课的老师也深受感染,受到教育。
在讨论中,大家也指出了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对何青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苦练书法,提高板书字体的美观性。
二、本次课若能做好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更完美。
三、讲到作者罗素对战争的态度时,要作一定的分析,要灌输为和平而战的战争是正义的思想。
四、课的结尾略显仓促,给人有欲言而止的感觉。
总之,大家一致认为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何青老师能认真备课,努力寻求各种资料充实讲课内容,是用汗水和心血凝聚而成。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象何青一样,真正达到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一桶水的境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教务处
2011年11月24日